所见与所想(四)
久违了,荷岭网居的列位读者朋友!这几天我正忙着搬家,不是物理上到另一地去居住,而是清扫精神的小屋,准备迎接新的生活。
生活里的变化总是那样丰富。先从遥远的时期说起。我发布了“质朴”这篇文章,是7月份中旬去了丽江后的感想。其实现在回想丽江之行,觉得“理应后悔,实际却不”。因为到了丽江,我们带着小妹妹,带着有静脉曲张的母亲,行动实在不方便,而我这个“可靠的青年”也发生了高原反应,最后没有去成玉龙雪山。当然,这种没去成也并未超出预料。不过说实际不后悔,还不仅仅因为我们已经预料到了这些情况,更重要的是,丽江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轻微的高反症状消失后,不快都在那电镀过似的蓝天下,随着来自雪山的凉风吹尽了。最美的一幕,是坐着汽车,逐步攀到雪山脚下的景象。这里有我摄制的图片若干。
多云的一天。很有专辑封面感
看到云雾缭绕的景象,有一种莫名的震颤。
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已遁入化境多年,现在是重返尘世的阶段。
当然了,朋友们,虽然本文,或者说以后的文章里图片可能会有所增多,但我究竟不是来薅Cloudflare Pages的羊毛的。还是谈谈见闻。这次去丽江,去回都是航空路线,但两次体验天差地别。去的时候,航班一路平稳,乘务是一个劲地推销各类产品,诸如各类瓜子饮料矿泉水是低一级的,高一级的是玩具香槟化妆品。母亲坐在我后面,和我的妹妹坐在一起,接受一位空姐的输出。我是睡着了的,但也被后面的“噢”和各类杂声吵醒了。后来母亲说化妆品太贵了,她最后也没买;但在飞机上的我没有这么多好奇心,叉起胳膊准备继续睡。却发觉巡航阶段的飞机舱内早就活跃起来了。虽没有吵闹和大声外放,但对于困意消退不少的我来说,似乎也没必要失去清醒了。从丽江返程南京,则相当令人难熬,一路上飞机几乎是被气流吹着前进,窗外也没有来时的美景,而是大部分时候就是一片白。彼时是我第三次有独立意识地坐飞机,但还是一路心惊胆战。事后回想,这种慌张也能勉强谅解,毕竟万米高空上晃来晃去,确实不是面向旅游人士的散心选择。
回到南京后的某一天,我打开手机,打开QQ空间,看到的也都是别的同学上天下海,去各种地方游玩的照片;且花销大多不菲。一通浏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家里财力雄厚。我出到丽江,也算是超长途旅行,是不是也应该发个照片炫耀,或者是展示一下呢。不知道为什么,选好照片以后,手却停留在发送与返回之间,最后,也没有发出。不过到了我自己的网站上,就毫不吝啬了。或许这就是这个网站存在的意义吧。它至少有一部分是属于我的,我能做主。我还想知道,每年来南京旅游的丽江人是否很多呢。
从丽江到南京,就是从旅游城市走到了工商业城市,既然是工商业城市,那也要做一些“俗”活了。写我的暑假作业,上衔接班,再写衔接班的作业。有空了,摸个鱼;摸狠了,就想抽自己一巴掌,但是也没下得去手。或许假期就是给我放松的,那我也不客气了。
后来,我置办了我第一台超高性能(不夸张)的台式机。RTX 3080, I9 9900KF, 32GB内存, 256GB M.2.固态,也就是现在我用来写文章的这台。真的很快,也真的很好用。希望未来某一天,这些商品的价格还能再低一些,这样AI才更有可能惠及大多数人。每个家庭都买一台吗?也会有可能的。
M.2.现在是真的便宜,那个1GB1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中午,衔接班课间休息时,我整了一个狠活。父亲买了一箱冰淇淋,当然,就会附赠几袋干冰。一袋被我拿来给我的闷罐拿过来散热,其他几袋全部被我投进水池子里,景象好不壮观。
小号的玉龙雪山+云雾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