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还不想死(二)
老树在那儿使劲嚼着米饭,希望这能够使自己忘掉那最后一丝的疑虑。
其实这种疑虑最开始的源泉还是这顿饭本身,毕竟这是问别人借钱吃大餐。向前老树就算是心里想法再大胆,别人眼里,他还是一个听话懂事,借钱有借有还,功课追求上进的学生。而一旦他选择离家出走,首先,自己将成为村里其他家长口中的反面教材。老树胆子大是不假,但还没有大到能把自己以后的名声全部孤注一掷。他这么一走,就算家长不心急如焚地去找,那些还对他有一丁点好印象的老师也要心灰意冷了。
他抓起杯子喝了一大口饮料,冰凉的感觉浸透了他整个大脑,他希望这能让自己繁杂的思绪冷静下来。
看来他还是要走。这次他借下的钱确实还不上了,这让他有些内疚。但内疚之余是更大的必须得走的决心。吃完午饭之后,那些被借钱的同学肯定要聚在一起说说闲话,到时候自己到处凑钱吃大餐的事情肯定会败露,自己以后在学校受欺负的地位就完全确立了——弄不好,还会挨处分,甚至被叫家长,而这些事中的任何一种结果都是他不可以承受的。
老树知道,富裕者对贫穷者的关爱只能局限在贫穷者的幻想之中,他已经把自己的后路封死了。那个虚幻飘渺的“退缩办法”现在也是被确定走不通了。
接下来的用餐时间里,老树一直坚持在做一件事,说服自己。他退一万步说,就算获得了同学的原谅,并保守了这个计划的秘密,到最后他的家人也不见得能供他上高中,甚至是职高。而如果他立刻离开,去往那个五百千米开外的城市,哪怕是最坏的情况去投奔亲戚,至少也拥有了自由。
如果没有了爱,那人做任何事都不会有所顾虑,老树把这一点铭刻在心上了。而从他的亲生母亲离开后,这种爱就已经不再有了。
提醒学生结束用餐的铃声响了,老树拿起放在脚下的书包,背在肩上,颤抖着他的步伐,向食堂出口挪移走去。短短五十步路,走出了他即将走的五百公里的宏伟和坚定。
在他的周围是无数双眼睛,有那么一刻,他突然感觉自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好像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他。或许只是错觉,但多少也有人会好奇为什么他走短短的路程却要用那么沉重的步子。那些眼睛中有疑惑,更多的似乎是一种鼓励——对他来说,对一个穷光蛋的嫌弃,不就是对他离开最后的鼓励吗?
似乎有目光敏锐的老师察觉到了不对。不过,那时他的前脚已经跨出校门二十多步了。
现在老树后悔极了,倒也没有多少是后悔离家出走,只是在后悔自己为何犯糊涂,不去选一个温暖的地方,好比锅炉房或者烟囱旁边,在那里就算是被毒烟呛死也比在这里饥寒交迫致死要强的多,至少不那么窝囊。但后悔也来不及啦,老树看到了窗外的那些杨树,全都落尽了叶子。
老树,十五岁的年纪,已经又苍老,又像树一样的挪不动一点身体了。
听说人在快死的时候会走马灯,把生前的所有情景全部想一遍,他可不想回想。然而奈何不了自己的大脑,那冷风似海水直往肺里灌,他又有什么办法?所以那些被吊在树上打喽,那些被欺负的满身是伤喽,那些被老师无视喽,全部都涌到他脑海里啦!别人的走马灯估计要好得多了,至少还能欣慰地笑笑。像老树,只能对着那眼前的虚像乱喊,“我不想死!”
那虚像只是一次比一次黯淡下去,终于,老树的眼前陷入了一片色彩纷呈的黑暗,这是他僵硬的身体和孱弱的心脏发出最后的通牒。
当然了,老树想要自由,可不想要死,他想,除了乱喊一阵子,是不是也应该强睁开眼,写些东西?
于是,在那个路灯通明而万家灯火熄灭的时刻,在那个城市被雪幕覆盖的日子,寒风顺着一切缝隙贯彻到每一角落的夜晚——一栋破旧楼房中,楼梯下的三四平米的小窝棚中,一张破旧的纸应着那破布击打钢筋的呼啦声飞出。一位老树,一位十五岁的少年,用颤抖着的双手,和从地上捡来的一支已经几乎冻住墨水的签字笔,几近是在敲击着地面式地开始写……
写给所有,恨与爱,至少可怜他者,也写给自己最后的退路
一封《信》
(故事快览部分,完)
[scode type=“iblue”]感谢您阅读本故事!至此,《信》的故事快览已经至此结束了。接下来是漫长而枯燥的具体构思,以及最终的写作了。《信》一文的截稿日期已经确定为2023-2-21。想要在第一时间查看文章?那就请通过RSS订阅本博客吧!每两日保证一篇原创更新。请订阅本站的RSS以确保获取最新的高质量作品推送!文章RSS源 / 评论RSS源[/s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