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还不想死
[scode type=“iblue”]本文是《信》的故事快览版。有关更多信息,敬请访问《信》的相关信息发布页面:小记一则(Archive 208)[/scode]
外面的冷气使劲儿地往那楼梯间里的窝棚里吹,老树冷得快要叫出来了。他还不想死,毕竟自己还有梦要追,还有发大财的梦呢。那洁白的大雪和漆黑的夜色之中,于是传来老树一阵阵的惨叫声。其实冷还是可以忍受,饿也无伤大雅,但是又冷又饿就好像要昏过去了。
不过在最后一位过客走上楼梯之后,整个空间陷入死寂,老树也只好颤抖着睡了。或许也可以算是昏死过去,总之进入了无清醒意识的状态。
这个老树,说来也是个坚毅的人。老树不老,年纪也才十五岁,在家里受尽了临时组建的家庭所带来的折磨,真是一个苦不堪言。半夜被家里人吊在树上拿鞭子打,他反正也不是亲生的,也丝毫不顾忌会不会打死。乡里人看到他的“家长”也是只敢可怜可怜——也不能说人家不给情面,太自私:那怎么说也是十五岁的人,如果能下得去手,换个二十几岁的壮汉或者三十几岁的人去制止估计也是拦不住的。老树倒是挨了鞭子之后硬抗了下来。
跑到学校去,这种浑身伤痕的人自然也不会受到待见,其他同学要么孤立排挤,再不然也要对他板其一副老板脸。也不能说这些学生有啥不对,家里给他的饭钱离满足温饱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只有家庭变故之前攒下的零花钱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而老树有远见,他知道自己十五年的积蓄现在只剩下五十不到了。凭这个可能熬不到毕业进厂打工就饿死了。且他的家庭估计还巴不得要饿死他来一劳永逸呢。所以自然只能忍受同学一次又一次的冷眼去厚着脸皮要钱。课本也都是问别人借着看,家境比他好一点的都能在他面前摆出一副富人对穷人的架势了。至少人家的自尊有支持。
除了理科学得还勉强中流水平之外,其他的科目他一律是无望有所进展的。老师都认为他没希望了,最后也只是螺丝钉的料。于是他尽管去跑去和老师诉苦,也没有人搭理。
那老树命都如此了,还在那读甚么书?用甚么功呢?况且老树自己也感到读书无望了,再读下去可能命就要丢在学校,或者家里,或者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了。
老树也不树,他知道自己是人,人有腿有手,就算不用手反抗,也至少可以用腿跑。且十五岁的人,正叛逆着,哪能长久吃下这口周围人的恶气?早晚要给他出一口。不过老树还是老树,那种自己脑子里幻想的代表正义把黑暗胖揍一顿的厮杀场景估计永远也不会来,但离家出走这种事却依然有胆子办。
说老树莽撞,其实也不,他花了几天时间仔细论证离家出走的可行性。结论当然是完全可行,而且必须立刻行动。首先老树理科学得较自己而言勉强不错,应付个人经济的简单规划还是绰绰有余——至少人自己这样以为,就离胜利不远了。他提前开始注意地上的瓶瓶罐罐,攒了一段时间卖掉,也有个十来块钱,加上自己变本加厉省吃俭用,不仅将自己的零花钱提升到了六十多块,而且还把自己本来家里给的饭钱硬是又剩下了一些。然后是选择个比较合理的目的地,老树这种离家出走可是有完全规划的。其核心目的就是离的越远越好,而第二目的才是降低生存难度。所以离的近的村庄是首先不考虑的,去那些地方,就算那些非亲生父母不回来找,这老树自己万一想家了回来,不等同于挨打吗?他自己不愿意承认这点,却口嫌体正直地把目的地选择在了500公里外的一座大城市。这时他缜密的思维就体现出来了,他选择这座城市并非单纯因为距离远到让他想家也回不来,而是因为这里有一些他的远房亲戚,他要是实在坚持不住了还能求个紧急援助。当然这只是思维缜密的体现,他并不打算真正走这条后路。
最后,是他论证中唯一薄弱的地方,即怎么到达那座城市?当然他还是想到办法了。他的积蓄买一趟火车票可是不够的,所以唯一的办法是徒步。别人可能觉得这完全不是个可行方案,不过对拥有决心的人来说,徒步走五百公里那将会是轻而易举的。且他是轻装行军,拿上一点干粮,带上那轻若鸿毛的盘缠上路,理应是相当轻松的。况且老树一旦选择离家出走,他的时间就不再紧张了,花一个星期或一年到达,于他而言无异。可以说他的出走是一次较为贫穷的旅行了——毕竟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能计划的如此周全。
老树离开之前进行了一次深夜演习,从村头背着那些必要物资和盘缠走到村尾,结束后感觉身轻如燕,再走五十个来回也不是问题。于是他兴高采烈地,怀着坏事的负罪感和成功的成就感入睡了。
第二天到学校,是抱着看母校最后一眼的心态来的。那上课时犹如领导视察一般趾高气昂,因为他已明白自己的归宿和去处,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老树在下面笔记做得好不认真,老师在上面见了,还以为他这是要发狠了,打算好好学习。其实这只是安慰老师和同学罢了。
午饭时他破天荒地决定吃点好的,他意识到自己一旦离开这里,那些和同学欠下的债务也永远也不用还了。以往他的讲信用使得他即使受那些同学的冷眼,他们也还是愿意借给他——而且还是有利息的借款。如果老树去学金融,那他成绩一定不赖,他清楚这些同学当中哪些是财大气粗的,他向不同的人分别借款,最终竟然借到了足足八十块钱——比他总共的积蓄还多好几块。当然,他借来可不全是用来保障自己的旅途安全的——他更享受破釜沉舟。所以他花了三十块巨款买了食堂里最好的饭菜,坐在食堂风景最好的午餐打算惬意的享受能吃饱的最后一餐。
不过当他的口腔被食物充盈时,他突然犹豫了。
老树还不想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