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国漫之光《废柴狐阿桔》——“人类”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副标题:“人类”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本文字数10841字,预计消耗您50分钟用于彻底的阅读,27分钟用于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讲真,在刚刚看到《废柴狐阿桔》这部漫画的动画版本时,我是有点反感的,大抵是因为长期以来的观影经验促使我看到那种偏可爱风格的画风就不能做些严肃的思考。而剧情整体的发展竟然还透露着一丝腐朽的爱情气息,更是让我觉得有几分矫揉造作。看到动画最后一集,阿桔和小汤在树顶看落日的场面之后我本来还对国漫的复兴又失望了几分,突然看到一条弹幕飘过。

“接下来还有剧情都在漫画里头”

当我打开漫画跳到动画结束的剧情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之前所作的推测是多么的狭隘了。动画里头的内容只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甚至根本没有进入正题。而《废柴狐阿桔》这部漫画则是连载了5年之久,其内容之丰富是我千万没有想到的。而且整体来看作品绝非是一部无厘头的搞笑漫画,相反是在价值观和在艺术上都拥有极高成就的、“教育性漫画”。

(剧透开始,在本文中所有涉及剧情故事的内容均是按照真实的时间顺序整理好的,而不是按照剧中的展现顺序)

主线剧情

请注意,凡是在这里用上黑体字的内容一定是在之后至关重要的内容。

一直以来,人类都把自己和其他动物的界限划分得十分显眼。至少从长相上就能简单辨别。这当然是正常的,作为一个物种,人类和其他物种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差异。然而在20世纪,一项秘密的研究实验(实验是代号的,但由于太长,我简称它为新人类实验)突然将这一格局打破了。这项实验旨在通过改造人类的胚胎实现融合其他动物的特长譬如高速奔跑、水下呼吸、灵敏听觉或者更高的脑容量,从而产生所谓的“新人类”,即在生理上更加强化的人类。

然而万事开头难这句话并非是胡说,这项科学实验很快就迎来了巨大的失败,所产生的“新人类”尽管确实吸收了动物的种种特长,却并不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人类犯了没有耐性的毛病,草草将这项实验宣布为失败。并将实验之中产生的“新人类”用一种更为蔑视的称呼“兽人”。不过有人放弃就有人坚持,一部分科学家的坚守终于换来了巨大的进步——他们成功地让这些“兽人”找回了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的方式。但很快项目再度受到打压,有一些人担心将兽人释放到社会中去会抢占本来就不丰富的社会资源,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兽人作为人造物只配做人类的奴隶。于是这些兽人被关押在深山老林的实验室里,并且遭受着非人的打压和待遇。

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这句话倒在兽人身上验证了,兽人终于起来进行光荣的争取自由的斗争。并且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他们确实取得了胜利。在胜利的兽人当中就包括了日后的一位重要人物——她就是奥菲·莉娅的外婆。她通过一些手段窃取到了人类对于兽人的几乎所有研究资料,并将其存储在水晶里,还把水晶藏在了一个城市里的隐蔽之处。这是后来奥菲·莉娅前往城市的重要原因,也是推进故事发展的最重要线索。

岁月如梭,很快进入21世纪,兽人凭借着高速繁殖的能力(注意这一点,有猫腻)逐渐将自己在人类社会中的占比提升到了10万分之一,在中国的人口基数下,其实挺高的。也同样是这一点导致了人们对于兽人开始产生了两极分化的态度。我们的女主,稀罕的白化病松鼠兽人小汤就是被一个“不把兽人当人看的”资本家——唐老板给高价走私来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其尾巴)。不过小汤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最终成功逃出了唐老板,唐老板财大气粗也就真的放过了,或者暂时不再追究小汤。还给小汤糊弄到了一个学籍,再加上小汤已经掌握了维持一定人类外貌的能力,所以知道主角团凑齐之前她一直都还算平静地流浪一般地生活着(到处蹭别人的空房子住,拮据时蹭饭)。

阿桔和狗呆两位作为本作的男主角团,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选择也来到小汤所处的生活。小汤同为兽人看到他们两个来肯定心生好感,请他们吃了一顿大餐,尽管是霸王餐,并首先和阿桔同住了一阵子。后来狗呆也找到了小汤的临时住所。此时为止男主角团一直都以为小汤是个好心的人类少女并对她只是心存感激而已。但被小汤蹭空房子住的人很快回来了,阿桔小汤被迫逃离。在这时发生了全作的关键转折点,即小汤的兽人身份暴露在了阿桔和狗呆之前。小汤借此机会给男主角团普及大量的兽人知识,再次推进剧情的发展。

后来阿桔、狗呆、小汤经历了一次分散和团圆,并深化了友谊。之后小汤被黑社会抓走,凭借勇气逃脱之后被原先的黑社会老大“茶叔”收养(当然,茶叔已经是个退休的黑社会了,但财力雄厚,开小酒馆只是为了享受清闲),茶叔也是一个好心的人,口是心非地就收留了小汤一行人。奥菲·莉娅随后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再一次打破难能可贵的平静,并联合多方纠葛势力在苏萨的演唱会上投放能使人兽化的药物。我将其简单称为“演唱会事变”。随后就是再一次凭借智慧打倒了几个科学疯子,并为兽人争取到了平等

主线故事大致如此。下面是必要的剖析了。

故事剖析

读完主线故事的概要,请务必再回忆一下黑体字的部分,我们开始从文本到实质,一点点的破开了。

病毒假说

首先读到实验室中的兽人逃脱到社会当中去,并快速通过繁衍能力将兽人占人类社会的比重提升到十万分之一……等一下!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就算实验室建的跟集中营一样,中国有14亿人口,而根据剧中提供的保守估计有10万分之一是兽人,是不是说仅一国内就有了14万的兽人?进一步推下去,我们即使妥协地算兽人平均寿命为20岁,两性可以凭借极其强大的生育能力生育5个孩子,算20世纪到21世纪保守100年,最多就迭代了五次,第一代兽人也应该就有4000人之多吧?根据作品给出的信息,在深山老林的一个小型实验室装下四千多号活跃至极的兽人,就算真的采取了集中营式的手段,也看起来是绝无可能的吧?况且我们假想兽人是通过对于人类胚胎的转基因实现的,那一次性起码实现4000人这个目标对于人类来讲是不是也不大可能?尤其是对20世纪的人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很有可能就是剧中给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定:所谓的新人类的研究并非像科学家研究转基因食品一样引入外源基因来实现;相反,新人类极有可能,就我的推测而言,是通过研制一种病毒来激活人体内隐藏的其他物种的功能基因而显现的。这不乏实际生活中的科学依据。现在的科学研究就已经证明了人类的基因组中确实含有相当一部分的基因是“暂不明确用途”的。这也对应了小汤给出的那句话,“兽人是人类生出来的”。倘若是病毒,它就一定具有传播性,再加之新人类实验项目受到打击之后很有可能防护不严格或者科学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病毒是有传播可能性的,病毒就急速泄露到自然界中。这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夏元的母亲就在研究工作中“感染”了,或许根本就是真正的“感染”了——这样一种其名为兽人的病毒。在病毒被泄露出实验室之后,同艾滋病病毒一个样子地,这种病毒就母婴传递或高浓度气溶胶等等一系列方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染开来了,并在胚胎发育期间就作用;即使不作用也会隐藏在人体内等待突然发作或生育时再传给其他的胚胎,最终使得几乎全人类都感染上了这种病毒。在密闭场所释放高浓度的这种病毒的气溶胶之后,原先的病毒会被激活或者没有感染病毒的人也会得上并发作,就造成了人类当场变兽人的局面。这可能是对作品中的“体育馆投毒案/演唱会事变”的最好科学解释。如果要谈论这一假说是否符合剧中原来的设定——证据便是投毒案的时候,普通兽人的兽化程度却没有进一步增加,这是因为病毒如果不能迅速置一个人的免疫系统于死地,那么免疫系统就会研制针对它的抗体。作为人造病毒,它一定是设计得就能瞒天过海于免疫系统的,于是免疫系统的抗体和病毒的数量之间达成了精妙绝伦的平衡(之所以以前出现的第一代兽人的野蛮丧失人性的行径,就是这种平衡不成熟的结果)。因而在体育馆里已有的兽人,于他们而言,再多的病毒过来了也只会保留原来的性状,并不会造成进一步的兽化——这简直是完美的契合了剧中设定和剧情的假说!

先请大家记住这个假说;假说完毕,继续看剧情的推进。在那批逃出实验室的兽人之中有几位特别嘉宾,其中包括了之后“娜娜”的外婆。外婆非常厉害,从人类方面偷来了重要的研究文件,我猜测,她是使用微缩胶卷的方式将其存储在了一块水晶里。这当中就包括了所谓的加速兽人变成人的催化剂(实际上按照我的假说根本就不是什么催化剂,就是高浓度的病毒气溶胶,不过这不重要了)、这块水晶后来被藏起来了,主角团后来找到了之后破解了兽人的谜团,那些是之后的事情。

总之,全人类都已经有潜力变为兽人了。其实读完主线全部的时候,我认为“新人类”实验最后是成功的。因为确实有很多人类欣欣然选择去变成半兽人享受半兽人带来的诸多好处,譬如更好的身体机能等,况且半兽人也确实在更好的身体性能和大脑性能以及寿命长短之间取得了平衡。某种意义上来说,“新人类”计划的很大一部分已经迎来成功了。兽人病毒这个东西,最终也是一个好东西,因为兽人的工作能力比传统人类要强,在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下,培养时间远小于传统人类,某种意义上来说非但没有让人类社会的资源更加紧俏,反而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的潜力和劳动资源,这些间接导向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光荣的前途。我们放眼现实,现实中仿生科技虽然有碍于伦理道德并没有取得作品中那样科幻的成就,但也已经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的幸福和快乐。我们可以比较武断的说,兽人才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毕竟人类的重要能力就是学习能力,将其他动物的特长学过来供自己继续改造自然使用,这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按照这个说法,奥菲·莉娅认为人类应该是兽人的奴隶的观点从她的角度看也挺合理的。当然真正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还是苏萨的观点:兽人就是新的人类,那么究其根本还是人类。这么简单地看,兽人压根就不用和人类搞对立,人类最终和缓地向兽人过渡过去就行了。最终的流行的形态应该是半兽人,既能够保留人类的寿命长度,还能享受动物才特有的特长好处,两全其美。

从小汤开始

小汤,凭借着实际年龄最长,身世最为清楚和坎坷,应该是比较富有讨论价值的。

从表面上看,在兽人斗争胜利之后,时光流逝,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对于兽人的态度也终于出现了鲜明的分化。一派赞成一派反对的经典格局。关于歧视的话题我姑且不论,但在这一背景下必须清楚兽人还是被广泛当作“半只动物”来看待,不是“半个人类”。小汤作为珍奇的白化病松鼠并没有成为例外,被彼时还没有退休的茶叔给走私到了唐氏皮草集团。然后鸡贼的唐氏皮草集团的董事长,唐夫人好像还改姓汤了,并给小汤起了个“小汤”的十分不正式的名字(我真以为是作者太懒了,都没有起一个全名)。后来对于自由的渴望驱使着小汤产生了人性,她变成了看起来完全像人的3.5阶段兽人(自己假设的),只是偶尔发生可逆的不稳定兽化而已。为接下来逃离汤家埋下了伏笔。另一边,长期被关禁闭对于大脑异常活跃的兽人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小汤终于在孤独寂寞中产生了精神分裂症状(推测),再加上傲娇属性,真实对应了“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句俗话。

但是不要忘记前面提到的,兽人大脑性能是比人类要好的!而且看来不只是好一点点。聪明的小汤3岁就成功地混在垃圾桶里逃离了汤家。当然最后被找到的时候,财大气粗的汤夫人也不打算再去稀罕那一条她的尾巴,就给她糊弄了个身份放她走了。关键是小汤还真就有模有样地去上初中了,等到被茶叔收养生活稳定之后竟然真的学习也好了。这即使是对于一般的中学生来讲也很难以做到的事情,实际年龄远低于初中入学年龄的小汤轻松做到了。所以再次呼应了前面的那一点,新人类计划实际上是成功了的。

从小汤的故事上,我们是可以窥见许多的。小汤遗憾在于童年过着尽管物质上丰裕,但自由权利被剥夺却使得她在精神上感受到巨大痛苦的生活。要知道如果童年不能治愈一生,那么它就很可能需要用一生来治愈。小汤的双重人格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所产生的。这不仅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利,使她做事产生了很大的阻力,也引发了她作为一个青年人对于人性的尚不成熟的思考。她受限于现实不得不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开展绝对不符合这一条件的哲学探讨。即使在生活逐步稳定之后,这也是她流露出悲伤怅惘的原因之一。这种情感的细腻刻画有力体现了作者组的文学功底,并将读者的目光吸引在了对于小汤个人情感的共情上面。这种对于读者情感的调动是整部作品的亮点之一。

当然,除却和小汤共情之外,小汤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真实情感。注意,这里已经用了“有血有肉的人”来称呼小汤,而不是有血有肉的白松鼠之流。这证明什么?小汤实质上通过情感的丰腴,已经加倍稳固了自己作为人的心理地位。尽管生理上还残留着兽人的痕迹。但她才是有资格被称为真正的人类的。她敢于剖析自己的情感,即使因为自己的傲娇性格不愿意流露在外——至少她也大大考虑着、关怀着别人,并希望通过关怀换来友谊和别人的关怀——这就是幼年时孤独留下的后遗症。这些哪一项都在暗示着些什么,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如果那样这部作品就只是艺术价值高而价值观念勉强合格——并非是那样的,这实际上隐喻了作者对于所谓人性的一点思考。

(不能多言了,否则剧透了接下来我所要写的)

接着,小汤遇到了桔呆组。如果真的存在兽人病毒的话,那么他们估计是这种病毒变异体的感染者了,因为它们的较人类的优势简直是又高了一个层级。我简单的认为,小汤之所以那么傲娇并非是她有意为之,只是早一代的兽人病毒只生理性能的提升,倒没有考虑到情感的方面,再加之发育速度实在太快,这种傲娇的表现实际上是思想的物质基础成熟过快,而心理基础却很薄弱甚至不存在。就好像电脑的CPU不断翻新,可主板还是留着北桥的老掉牙型号,肯定会出现奇奇怪怪的运行问题。桔呆二人组在变成半兽人和人类之后,他们所接受的兽人病毒就是进化版本,对于情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之后阿桔对于小汤的相处中,看得出来他情商水平大幅提升。

这仍然是理想主义的!

写到这里我的感触止不住地翻涌了,本来是想稍后讲的,生怕去睡一觉就忘了:这部作品里面,基本上没有一个坏人。有的只是为了各自利益争夺或者被他人糊弄的人。科研部部长,他深爱着自己的女儿,这就是自私的、愚蠢又狭隘的爱的典型,最终他也选择站出来为兽人说话。参与新人类计划的那些科学家,尤其是选择和兽人发展友谊的科学家,他们都是最最崇高的人类探索未知的先锋,他们用自己的臂膀为人类打开了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人本是万物之灵长,自然就要吸取万物的长处来发展自己,这是完全符合历史规律的——他们也确实取得了一个并不十分光彩的成功。茶叔这些人也只是被欺凌的喘不过气来才选择走向黑暗,心中却残存着无私奉献的爱,只是又碍于面子不好坦荡表示而已。就连汤夫人,她的罪过也不超过一个资本家的罪过,毕竟她也为了自己的光头而自卑,她也给小汤留了一条生路。当然除了茶叔和那些新人类计划的开拓者们可以被赞颂以外,其他的那些伪善的、利欲熏心的人仍旧是不可饶恕的。只是生活不像童话书,漫画也不是童话书。应该说:一切事物正反两个方面都会有的,可又不是要折中,这正反两面之间也必然会有一者是重点。而人是可以改造的,自我或者别人,我们看得出来有一些原本的坏人也改邪归正。

整部漫画依旧是比较理想主义的,所以人物大多都能让正面成为自己的重点。这倒也无妨了。毕竟大家终究喜欢看一个美好的结局,这也是理想主义的恰当回应吧。

小小的败笔

本作品是不是说就是完全的国漫旗帜型作品,在国漫发展的各方面作为一个不可逾越的业界标杆了呢?我觉得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做得还不够。应该说目前还没有出现什么难以逾越的国漫业界标杆(历史上曾出现过,可是已经不适应现代了),这部作品也不意外。全作最大的问题在于,仍然倾向于“少数人拯救多数人”的剧情设计,仍然有一点脱离现实的故事逻辑。

从一开始讲起来,故事的起始,新人类实验中的逃离实验室就有这种迹象。似乎看来,是那一位选择和兽人建立友谊的科学家给了全体兽人重见天日的机会,这种塑造就是有点戏剧化倾向了。我认为这个问题尚且也不是很大,应该稍稍声明一下哪位科学家的义举只是推动了新的高度,并没有真正成为一己之力解放兽人。

而败笔中的重点,是苏萨、奥菲·莉娅这个明星组合。在提及她们的时候,就有一种浓郁的偶像拯救世界的故事风格了。不确定是否是有意为之,但绝对有这个倾向。演唱会事变的巨大胜利绝对不能只是说依靠明星上个电视喊喊两句话就能成功的。更多的镜头明明应该给咨客正在体育馆里英勇反抗着的新旧人类。他们才是他们自己的英雄。如果一定要说,苏萨和奥菲·莉娅也确实是正能量的风气带动,但是过多的有关镜头,带来几分用个人崇拜的肮脏淤泥去玷污新旧人类对于自由平权的纯洁追求的意思在这里头。

当然,这些败笔绝不至于将整部作品推向完全遭受批判的境地。稍后我就会提到这部作品极高的思考价值。再退一万步说,中国有句古话,“瑕不掩瑜”,我们中国的漫画文艺向前进步的道路也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上一点不足也完全是可以谅解的。

桔呆的钢铁友谊

不得不说,兽人确实比一般的人类更单纯一些。但这也可以看做是快速成长的副作用。

阿桔和狗呆初次的相逢十分不正式,只是两个孤儿的意外相遇。然而缺乏寄托的彼此倒是很快互相接纳,并且同和小汤的友谊不同,桔呆的相互友谊一上来就经历了各种考验:饥饿寒冷弱小欺凌……都是时刻萦绕在他们附近的。最终狗呆成人类,阿桔成半兽人,彼此也并没有隔开一道可悲的厚障壁,反而友谊更加深刻了。

阿桔和狗呆,都是在为着相同崇高的理想,身处相同悲惨的境地,用着相同英勇的方式而奋斗着的。因此他们的形影不离也是必然的。就这么简单的说,桔呆的友谊,就是人类的友谊的原生形态。没有掺杂一星半点的利益纠葛,只是单纯情感上的相互认同和物质上的相互给予。真是在令观众隐隐感到,桔呆他们真的是凭借着自己的友谊,在心理上实际已经远远超过了生理上的那群人类。

好的,所以,人类的边界呢?

夜色渐渐深了,冰冷的空气渗透过我打开的窗户,也寒冷了我此刻敲了一会键盘的手指。窗外的世界已经静谧了,好像还将要下雨,几辆小轿车穿行过哗啦作响的绿化树林。

我喝了一口水,水还没有被冷空气给洗礼,但估计也差不多了。

所以你我为何为人呢?这也是这部作品对于人性最大最深刻的发问。

一切都是模因的恶果

要搞明白为什么为人,首先就要搞明白普遍不把兽人当人看到底是因为什么。归结来看,两个原因。其一是客观的,无意为之的,因为人类对于未知的普遍现象是恐惧然后好奇,而面对兽脸兽人就会受到一定恐吓,因而产生的恐惧导致一些歧视。但我相信这绝对不是人类歧视兽人的主要原因。毕竟半兽人本应不具备兽人的那些令人害怕的元素,为何依旧在遭受着人类的歧视呢?这也是第二个原因,这歧视只是人类社会一种名为模因的东西在作祟而已。

我们是不能老是搞宏大叙事的,要定位到个人身上,因为集体行动也终究是个人行动的趋势的反应。如果你被置身于兽人存在的社会中去,我相信你对于兽人的稀罕和对兽脸的恐惧会达成一种近似的平衡,更何况于你而言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但凡是自己身边并没有兽人亲友,你对兽人应该只是作陌生人的态度而已。细细想想是不是?在街上遇到一个兽人和在街上遇到一个黑人于你而言有什么差呢?只是多看两眼和多看一眼的区别而已。你应当不至于上去便要暴揍两者其一吧?

然而上述那是理想的情况,没有受到模因影响的情况。真正的情况往往是,你看到周围的人往往都在歧视兽人,电视名流也在那里胡乱讲兽人的坏话,而他们甚至也去其实那些正常的支持兽人的人类。(甚至歧视那些不歧视兽人也不支持兽人的人类)如果硬要给你找一个现实中这种例子的写照,请参见饭圈现象。这种现象,社会科学家给它起了一个现象叫做“模因传递“。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在通过人类彼此相传的习惯而在社会层面上有体系地发动每一个社会分子去执行对于“歧视模因”的“传递任务”。

“模因”这个概念可能还听着陌生,实际上我们每时每刻都和它产生这关系。它是科学家们提出的一个社会传播学概念,意思是人类在社会层面上形成的习惯。它的一个衍生品大家一定时刻接触,就是“迷因”(meme),这玩意儿就是最典型的模因范例。它还有一个更为熟知的名字是“梗”,就是一个可以复用的开玩笑的通用标准。“模因”和“基因”是同源词,“基因”是生物遗传学中对于生物遗传现象诠释的“基本因子”的简称,那么顺理成章的,“模因”就是社会传播学中对于社会意识和思想传播现象诠释的“模式因子”的简称,即一种固定的行动、思考、感知模式的控制因子。依旧以生活中常见的“迷因”作为这样一个生动至极的例子,它往往能够左右人们对于同样一句话产生不同的理解,实际上也就是让人们按照它的“控制”的“因子”的原理,对于一段文本产生出“这是好笑的”的思想感受。说白了,“模因”就是“社会风气”的另一种专业的叫法。

一旦那种歧视兽人的“社会风气”在有意的引导下或者无意的引导下,原先建立在对于兽人的恐惧和对于兽人的稀罕这两种情感之间的平衡就会破裂。就必须彻底倒向一端,就要么平等要么一方要灭亡,而不可能继续坚持在这种僵持的状态。这在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就是兽人处处受阻,生活愈发艰难,名誉日益受损。

那么我们究竟还是返回到了在整个社会层面上进行的宏大叙事。既然我们现在明白了,对于兽人的群体性歧视只是出于模因的驱使,我们是否可以开始把一切颠倒过来开始思考,那么人岂不是就是说……

人是一种会受到人类的模因影响的社会性动物

是的!我们就这样开始颠倒过来想罢!我们知道了之所以歧视兽人是因为模因在驱使着他们如此地做,那么翻过来说,就意味着人类都是会被模因所驱使着的生物。和山野间的野兔不同,人类察言观色于四周,并根据脑海中的模因有意或无意地左右着自己的举动。这是任何一种现实中存在的其他生物都所不具备的。那么……

一切能受到人类的模因影响的动物都是人的主观定义范畴 / 换言之,任何能受到人类的模因影响的动物都是人类在主观上可以接纳且应该接纳为同类的对象

仔细想想,这一说法好像并没有任何的不妥。我们之所以不接纳山间的野兔为自己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同类的对象,在主观上难道不就是因为它们并不能按照人类的模因左右自己的行为吗?倘若我们开始做一个忽略的实验,暂时取缔掉原先人类对于歧视兽人的模因的感知,再放兽人再来一次,我敢打赌,至少在社会层面上兽人是会被当做人类来看待的。为什么可以?兽人是可教育的,教育本身就是人类的模因影响和传递的体现,那么兽人能接受教育这件事本身就在证明它们也是人类在主观上可以接纳的对象。兽人接受了教育后完全可以融入人类社会,这即使在剧中那样悲惨的环境下(歧视兽人的模因还在作祟的环境下)也能体现出来,说明兽人对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模因,甚至包括那个歧视兽人的模因都可以适应。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的、智慧的、文明的物种,纯粹靠看起来长得怎么样和测起来身体的客观情况这两者其一来鉴别是否属于这一物种,这本身就是天大的笑话

譬如希特勒就是应该被开除人籍的,因为他已经完全从人类自由平等的这一模因中脱离走了。同样的,兽人是否属于人类,多少属于人类,也是要看每一个个体对于人类模因的适合程度的。而事实表明,大量的兽人都具有人类模因中的那些追求自由追求平等、追求友谊等等社会关系的成分。所以兽人不只是半个人类了,至少半兽人绝对可以称为是真正的人类。正因为它们在生理上和人类有着相同的机能和外观结构,在模因性质上也很好的契合着人类的模因。

在倒回去“主线剧情”章节看一看罢!很快便能够明白的。兽人们多少次为自己去争取人权、自由,这一行为本身就完全契合了人类的模因。自从新人类实验让新人类具有了像人类一样学习与思考的能力之后,就实际上已经通过了技术的手段为兽人适配人类的模因打下了物质基础。后来兽人也确实努力地适配了人类的模因。

作品里头没有鲜明地将这些表现出来,但我要将它们挖掘出来。所谓的变成人类的方法是“教人性盖过兽性”,实际上应该是

教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追求成为自己的模因!教人类的模因成为自己的模因!

又回到了演唱会现场,体育馆里。那些直接略过了兽人阶段变成其他动物的人类,实际上就因为失去人类的模因早就不是人类了。只不过生理上的表现还滞后了一些时日,从社会的角度来讲,那些药品反而是他们的良药,至少叫它们现了形!还少了一些继续在社会上残存的痛苦。换言之,那些没有变成兽甚至连兽人也没有变成的人,在生理上可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好,在心理上,那是因为并不存在什么病毒或者细菌之类可以将一个人变成什么其他物种。牢记住的是,他们还是遵守着人类的模因的光荣的人类!

全篇完

写在其后的话

国庆三天假期应该是十分要紧的,我竟然抽出来时间去看了这样一部漫画,连我自己都觉得十分好玩。然而这部漫画的制作确实精良。无论是在价值观上,还是在艺术价值上,让我忍不住作了这样一篇文字出来。

这部作品一直都在令我作一些思考。这究竟是一部连载了5年的作品,作者也经历过了2020年的那段最艰辛的新冠疫情时期。因此他的作品后期也流露出对于医护工作者的歌颂,这是使我感到十分高兴的事。

其实古往今来,关于人类的讨论一直都没有中断过。我是不相信有什么人性的,我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一句天大的胡话,完全没必要放在嘴上纠结。人是社会性动物,脱离了社会的作用盯着个人诘问他的人性,这种行为本身就好没有人性可讲。但倘若把那句“天大的胡话”里头的“善”一字翻译成“善于更改的,善于变化的,善于应社会的左右的”,倒反而是顺应了真实的情况。所以,对于人性的幻梦可以停停了,还是应该着眼于现实和自己的思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句话说的绝对不错。因此模因学说实际上就是对于这样一种现象的等价阐述。

另一个题外话。记得在看漫画的时候常常有人调侃剧中人物的爱情。我觉得这就是完全的腐朽思想。那崇高的对于人性的诘问岂是用一句“这便是爱罢!”就可以糊弄过去的吗?不知那些发这些评论的人是按了什么样的一颗心,遵从了人类社会里哪一个要你遵从的模因才说出这样的不分场合的话来。但不见得我就要去得罪他们——礼貌是人类社会的模因,所以我便没有在正文里面提了。可并非是没有此事。

木 塘
2022年10月8日星期六

审议者语

这篇小文,尽管篇幅长,内容却很密集。倘若忽略地读,是要不明白。

按照木塘的意思,我去看了《废柴狐阿桔》这部动态漫画和漫画的全部剧情。由于时间有限,审议评语的提交时间又卡得很紧,因而只好走马观花地看一看。结论是:确实处处透露出一股对于人性的思考。

我觉得本文的亮点在于,对所谓的“人类”进行一些探讨。这种探讨其实非常有意义:一方面,现实的方面,它使我们对于人类所要做的事情明确了一些。告诉我们人类之所以可贵就在于有着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美好模因。但是在另一方面,科幻的方面,这本质上也在提醒我们很快就要走到了要做一个改革伦理的决定的时候——“兽人”可不是完全的想象。通过转基因使人类具有其他动物的特长的实验是有计划过的,但是迫于伦理取消。这并不是说伦理在阻碍科学社会的进步,恰恰相反,伦理正是全面的科学进步的重要部分。《废柴狐阿桔》这部作品的整体发展虽然源自现实,但也是远高于现实的。现实是:还很少有什么时候,人类的生物科学发展的比社会科学和伦理科学还要快的。对于农作物的转基因尚且有非常繁杂的研究和论证过程,谁能说对于人类的转基因就可以简简单单地完成了呢?除非人类已经有了最基本的觉悟,兽人并不会出现。然而剧情将这一过程颠倒过来,目的并不是搞什么脱离现实,恰恰是诱导对于现实的思考。按照我在《文艺综合评论》的标准,对于一部非纪实作品的分析是要首先考虑价值观的。这部作品本身传递的争取自由和平等,以及“教你站起来不是教你骑在别人头上”的思想是非常正确的。历史已经验证了它们:照着模因的理论,那么对于自由平等的不断追求不正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不断传递下去的模因吗?

另一方面本作品本身以及勾连产生的对于人性的探讨却非常有重要的争议。本作品的作者木塘坚定地认为,是没有什么人性的。如果偏要找一个人的共同性,恐怕只有吃喝拉撒睡+呼吸是可以提上来的。然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是受到所受社会关系、群体、环境影响的动物,总的来讲,没有什么人性,倒是有一种“社会性”——即跟随模因的强烈愿望。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要么是一句胡话,要么就是“善”代表的是善于改变。我对木塘的观点完全赞成。因为被宏大叙事所禁锢着的我们是不能走进实际的生活的——实际的生活中没有人会真心地因为你有什么生理上的不同而对你做出分外的事情——他们大多只是冷漠的过路人。但一旦他们不再对你冷漠,开始以各种原因做出些分外的事情,那就是模因,就是社会性在作祟。从个人的角度看,就是如果他们不去歧视你,就一定要遭到别人的歧视。那你也终究是冷漠的过路人,不就按照社会性而活该地遭到歧视吗?这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实,却是很符合事实的事实。每个人都有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权利,但每个人的自由行事反而会产生一种自发的秩序,科学家们讲这称为“涌现现象”,然后这种秩序开始反过来制约每个人的自由行事,最终称为一种模因或者一些别的东西,譬如“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发展规律,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微观解释——自由的分子们构成了不自由的物质以及可预测的趋势。

那么是不是说人就只有按照模因行事的命途呢?这就是作品向我们的另一个发问。如果我们说,人是只有按照模因行事的,就等同于在说,确实是有一种“命运”在时刻决定着我们的。然而这种想法就叫做“宿命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想法。因为这将分子自发形成的秩序和形成秩序的分子的地位给颠倒过来了——就好像事实明明是自由的分子表现出一种趋势,可却颠倒过来说,是这种趋势左右着分子们做一些不自由的运动。作品之中也向我们演绎了这一点——是的,确实歧视兽人的模因正在影响着每个人做出歧视兽人的行动,但也有反抗的火光;并最终成了燎原烈火。我觉得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如果我们再返回到宏观的叙事上去,这无非就是一个一笔带过的历史转折点,在这一点,自由的分子们又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表现出另一种趋势……而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毕竟兽人获得争取自由和平等的胜利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选择反抗可却是每个人自由的选择哦!如果我们有能力将所有的粒子再倒退回一切开始之前的位置,让它们再受一切开始之前的各种相互作用,它们表现出来的最终的那些选择反抗的人可能是另一批人——然而胜利却是怎么也避免不掉的。这才是对于“进程可预测”的真正正确的解释。

某些人可能吵嚷,说着某些内容还是脱离了现实,有点理想了。那么我们还可以说,兽人不逊于人类,人类随时都能是兽人。所以从最简单的逻辑上看,普通人和兽人也分不出什么高低贵贱。人每年生育那么多,再来几个兽人也差不了多少。且兽人比人类长得快多了,教育需求也比人类少多了,能力也大多了,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自然就很大——毕竟他们所追求的平权又不是好吃懒做就有钱源源不断上门,本质上只是去争取一个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机会而已——连服务社会的机会都不给予未免过分了太多。

为作品作个总结吧。这部作品有点过分强调人性了,是不太好的地方。还有过度强调了个人的作用,木塘的文章也明确指明了这一点。是一部进步空间很大的好作品,应该作为国漫的新的起点和更高的底线。

夏 荷
2022年10月11日星期二

©️ 2017-2023 Helim Lee, running on HeliNetTM 4Charges(PPNN) "LocalHost" Server.
“荷岭网居”中文名称不是受完全保护的商标。“荷岭”是一处地名,任何人皆可正当使用。